對標學習拓思路,交流借鑒促發展。為進一步深化強縣產業幫扶弱縣推動跨越提升工作,3月2日至3日,區委書記王德海帶領考察團赴即墨區考察工業經濟、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工作。孫曉輝、齊健、周琪、李峰、宗曉慶、劉建華,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即墨區委書記韓世軍,王新雙、馬明強陪同。
即墨區是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針織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區。該區實體經濟繁榮、現代產業體系完善,汽車、綠色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等重點產業發展迅速。全區共有“專精特新”企業585家、“瞪羚”企業3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2家,上市企業達到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千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70家、市場主體總量近30萬戶。該區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主線,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產業革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好經驗好做法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位于即墨區汽車產業新城,總投資230億元,項目于2021年5月簽約、6月開工建設,從開工到投產僅用17個月。踏進這座科技感、智能化十足的超級工廠,考察團成員開闊了眼界。6600噸的沖壓機、數百臺機器人電焊、高密封環保噴涂以及現代化質量測試,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高效、高端、高質的理念。在這里大家詳細了解了企業生產經營、科技研發、投資布局等情況,學習了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經驗,親身感受了即墨區圍繞項目轉、聚焦項目干,以“保姆式”服務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環境的硬核舉措。
即發CO?無水染色十萬紗錠紡紗項目,總投資30億元,項目以智能制造引領產業數字化升級,采用全程智能化生產新模式,實現從原材料進場到產品入庫全程智能機械操作,超臨界CO?無水染色技術推動傳統有水印染的革命性升級和顛覆性創新;萬錠用工人數由傳統工藝所需的40—50人減少至10人,智能化水平居該行業世界先進行列,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看完現場,考察團成員深受震撼、備受啟發。一致認為,經濟的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產業鏈條、積極實施創新驅動、努力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大力引進優秀人才,科學制定支持政策,只有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才能在快速發展中先行一步勇立潮頭。
即墨區堅持“對標主城、組團提升、全面融青”,統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和鄉村全面振興,展現了城鄉發展成效。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位于即墨區龍泉街道,近年來,積極投入資金、科學制定規劃,初步形成“一廊一環三組團”空間布局,沿蓮花山、蓮茵河山水生態廊道,串聯鄉村旅游環線,打造了歡樂蓮山、未來鄉村、蓮灣美村三大組團。考察團邊看邊問,對于該片區探索出的“黨建引領、市場運營、多元共治、原鄉復興”的鄉村振興路徑進行深入細致了解,也切身感受到了該片區環境品質提升、鄉村產業打造、農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先進之處,對于我區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農文旅產業做大做強有了更系統更長遠的思考。
即墨歷史文化悠久、資源稟賦獨特。即墨古城深入挖掘千年文化內涵,將文化元素融入古城的建筑和景觀,使之成為即墨古城的靈魂,精心打造明清、民國風格的傳統建筑群落。景區按照每周有熱點、每月有活動的要求,每年定期舉辦即墨古城民謠季、啤酒節、“悅即墨·夜古城”、古城過大年、古城大講堂等主題活動,打造了即墨歷史傳統文化標識,使之成為具有“即墨印記”的文化新地標。考察團成員對即墨古城的打造、宣傳、運營等關鍵環節進行了詳細了解,不時就關心的問題與相關負責同志展開深入交流探討,積極在觀摩中學習典型做法,在學習中查找短板弱項,在相互交流中啟發思路。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考察過程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議,強烈地感受到了即墨區在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鄉村治理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認為,這是一次看齊之行、對標之行,既看到了我區與先進地區存在的客觀差距,也明晰了未來工作的思路方向。大家表示,下一步將認真總結先進經驗,推進活化利用,結合我區實際和自身工作職責,進一步強化擔當意識,對標先進、開拓進取,積極補短板、強弱項,以更加開放創新的思維,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有力的舉措,把考察學習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來源:山亭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