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路網建設,暢通交旅深度融合主脈搏。精心謀篇布局,主動適應形勢發展,全區路網基本形成了內通外聯、高速繞城的新格局。一是對外路網更加暢通。新臺高速公路(山亭段)、臨滕高速公路(山亭段)建成通車,棗莊翼云機場項目有序推進,慶棗高速(山亭段)項目前期工作進展良好。目前,全區共有高速公路3條57.7公里,形成了“高速繞城”交通新格局,為激發旅游潛力提供了強大支撐。二是區域路網更加互連。實施國道518、省道321大中修項目24.8公里;實現省道103改擴建工程順利竣工通車,縮短我區與市中區的時空距離;店韓路快速通道改擴建工程(山亭段)全線貫通,實現山亭機場、棗木高速與棗莊市新老城區、嵐曹高速的快速連接,成為我區新門戶通道。目前,全區共有國省道7條183.1公里,縣鄉道52條406公里,為高品質旅游發展鋪好路、搭好橋。三是農村路網更加舒美。先后編制《山亭區“四好農村路”實施方案》《山亭區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高標準制定美麗公路實施方案、實施細則及考核辦法。目前,全區共新建改建“四好農村路”295公里,完成旅游公路改造提升61公里,織就慢游循環線。
二、聚焦品質服務,答好交旅深度融合民生卷。創新發展思路,延伸服務功能,推動公路出行逐漸由“走得了”向“走得舒心”轉變。一是以公路驛站提升助推路旅融合。按照“一站多用、多站合一”的原則,積極拓展巖馬湖先鋒驛站等5處公路驛站服務外延,增設服務區、充電區等功能區,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的重要“補給站”。二是以信息化建設助推精準服務。堅持“全區一張網、一張圖、一源頭”的原則,推廣應用“四好農村路”智慧化管理服務平臺,公眾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通過小程序查詢出行路況、公路驛站、周邊景點、產業園區、沿途民俗等信息,為游客出行提供精準“導航”。三是以公交線網布局助推旅游資源融合。開通運營“旅游環線”公交和區間車、定制公交,將抱犢崮、熊耳山、葫蘆套等重要景區一線貫通,實現客流快速集散,目前,已開通旅游公交線路6條,發送定制旅游公交80余輛次,運送旅客3500余人次,3A級及以上景區公交覆蓋率均達100%。推出“群眾點菜”活動,乘客自主預約,實現“站”到“站”便捷出行、“人等車”向“車接人”服務進位,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選項。
三、做好結合文章,打造交旅深度融合新引擎。堅持路景融合、以路為媒,推動交通和旅游產業鏈深度融合、一體發展。一是與文體旅融合發展相結合。把農村公路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先后舉辦“相約巖馬湖·美麗鄉村游”旅游文化活動、中國·棗莊環巖馬湖半程馬拉松公開賽等活動,每年吸引游客30余萬人,促進農村公路與地方經濟文化融合發展,農村旅游公路沿線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長1000余元。二是與區域協調發展相結合。圍繞“山亭大公園、五彩花慢城”目標定位,全力推進“三湖六景一綠道”美麗農村公路示范工程。目前,共打造精品示范環線200余公里,創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鎮6個,形成了“十鎮三環一片區”的美麗公路總體布局,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新的動力源泉。三是與傳統村落開發相結合。投資1.6億元,建設翼云湖巖馬湖旅游公路,串聯起4個國家傳統村落,沿途設置桃花大道、九曲花海大道、音樂公路等6種主題道路,銜接起翼云湖柜族部落、活力李莊等4個精美旅游景點,實現了旅游公路與村落保護發展利用的良性互動。
?
?
?
?
?
?
編 ?輯:邢?健????????????????????????????審 ?核: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