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理水環境,夯實綠色發展根基。一是清障治污,攻堅生態頑疾。為破解網箱過度養殖和砂船密集采運等破壞生態問題,實施網箱清理和砂船取締行動,累計清理網箱4.8萬架、沙船100余艘,還巖馬湖一湖碧水,為持續釋放生態紅利奠定堅實基礎。二是生態養殖,凈化水體質量。積極推行“零投餌”生態養殖模式,每年向巖馬湖投放200余萬尾花白鰱、草魚等濾食性魚類,有效清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機雜質,顯著提升水體自凈能力。巖馬水庫水質從2014年的劣五類成功提升至國家二類,水體優良率達到100%,實現了水質的根本性好轉。三是智慧管護,升級治水模式。積極探索“智慧治水”路徑,整合水庫管委會、漁業合作社、生態環保等多部門的智慧應用系統,將其并網至生態警務駐巡站的“智慧大屏”,實現了對水庫沿線10個“生態警區”的24小時實時監控,確保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各類生態問題,為巖馬湖的生態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二、利用水資源,提升庫區幸福指數。一是打造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依托巖馬水庫的生態優勢,按照“五美并進”“六有標準”,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成省級美麗鄉村6個、市級美麗鄉村3個。結合山、水、田園、村莊等自然景觀,打造鄉村旅游目的地12處,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升。二是全域規劃布局,增強區域影響。以環湖綠道串聯美麗鄉村、生態果園、景觀節點,開辟精品環湖賞花線路8條。成功創建省級精品文旅名鎮,活力李莊、巖馬水庫紀念館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極大提升了巖馬湖片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舉辦特色節慶,激發群眾活力。提前謀劃節會賽事,高位推動活動實施,累計策劃舉辦桃花節8屆,開展“風情巖馬湖·美麗鄉村游”、捕魚節、環巖馬湖半馬公開賽等系列文旅活動30余場,年吸引游客30萬人次,文旅產業創收突破8000萬元。
三、激活水經濟,驅動產業蓬勃發展。一是依托資源興業,拓寬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巖馬湖的灌溉優勢,發展甜桃基地4萬余畝,鮮果年產量10萬余噸。同時,圍湖推進“閑置小院復活工程”,片區先后打造獨古城民宿、李莊玫瑰小院等獨具特色的業態小院30個。成功創建省級旅游民宿集聚區,現有民宿共計108間,年接待住宿游客達2萬余人次,營業收入達600余萬元。二是創新合作模式,壯大集體經濟。聯合庫區19個村2.4萬人成立漁業合作社,年捕撈成魚200余萬斤,實現收入2000余萬元,村集體平均年增收6萬余元,為群眾分紅1000余萬元。三是推動產業融合,培育特色經濟。以巖馬湖為核心,整體規劃、連片打造農文旅融合產業集群,涵蓋獨古城趣野碼頭、溫莊金山田園、李莊3A級景區等18處農文旅產業。通過推動農文旅等多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起全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經濟持續增長。
?
?
?
?
?
?
編 ?輯:邢?健????????????????????????????審 ?核: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