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準發掘“引”,匯聚人才發展力量。圍繞鄉村振興人才需求,采取個人自薦、群眾舉薦、黨組織推薦等方式,深挖本土人才資源,重點從返鄉創業青年、退伍軍人、致富帶頭人等群體中選拔優秀人才,按現代農業、鄉村旅游、電商物流等產業類別分類建檔。截至目前,已完成建檔人數276人。利用春節、農忙等返鄉高峰時節舉辦“榴棗歸鄉·桑梓情深”招聘會、“天南地北桑村人”座談會等10場次,成功吸引120名在外企業家、技術骨干返鄉創業。目前,已建立涵蓋156名鄉土人才的“鄉村振興智囊團”,儲備村級發展顧問38名。
二是因材施教“育”,厚植人才培育沃土。創新打造“田間課堂+實訓基地+云端培訓”培育體系。在禾源智慧農業項目區開設田間課堂,由本地種植大戶和養殖能手現場示范種植、養殖技巧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已開展教學20余次,參加培訓1000余人次。邀請專家到實訓基地開展大棚蔬菜種植、林果病蟲害防治等培訓,專家講解理論后帶領學員實操,讓農戶掌握從品種選擇到病蟲害防治的各項技術,目前開展專家培訓活動6期,惠及群眾600余人。搭建線上云端平臺,整合高校、科研機構課程,涵蓋農業政策、新技術、營銷等內容,平臺設置答疑板塊且定期舉辦直播講座,目前已有5000余人觀看相關課程,開展直播講座30余場次。
三是激勵作為“用”,激發人才干事活力。構建“人才+產業”聯動發展模式,組建由退休教師、非遺傳承人、返鄉企業家等23人組成的“桑村振興顧問團”,在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文化傳承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指導、產品研發等服務。截至目前已開展服務活動30余次。建立“人才積分銀行”制度,將鄉土人才技能傳授次數、產業帶富成效等納入積分體系,積分可兌換專家指導等資源。截至目前,鄉土人才已兌換1.2萬積分,獲得農業專家一對一指導12次。深入實施“頭雁領航計劃”,選拔15名優秀鄉土人才擔任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在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領辦示范項目9個,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增收2000余元。(桑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