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動態監測,把準田間管理“風向標”。建立“鎮、辦事處、村”三級聯動的農情監測體系,組織農業工作崗、水利崗、合作社等主體召開小麥生長形勢及病蟲害災害發生趨勢研判會議,發布《小麥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3期,病蟲害預警信息12條。依托鎮級農技服務站,設置病蟲害監測點36處,對全鎮1.84萬畝小麥實施網格化動態監測,指導種糧群眾抓住關鍵生育期開展精準防控。
二是實施分類管理,打好科學管護“組合拳”。組織12支農技服務隊深入田間開展水肥調控、化學除草等技術指導,針對一類苗、二類苗、弱苗分別提出針對性意見,指導農戶做好麥苗促弱控旺工作。截至目前,組織農技服務隊開展“苗情、墑情、災情、病蟲情”綜合技術培訓13場次,解答農業生產技術問題6類30個。指導農戶完成追肥1.2萬畝,使用肥料130余噸,田間除草實現全覆蓋。
三是完善應急體系,織密防災減災“防護網”。提前制定“一噴三防”技術方案和《小麥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儲備無人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65臺,農藥化肥120噸。針對春季易出現的大風、低溫、病蟲害等不利因素,提早部署防范措施,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技術培訓。今年以來,開展防災減災“田間課堂”30余場次,發放技術管理明白紙2000余份,宣傳培訓覆蓋合作社成員、種糧大戶、種植散戶1.2萬余人次。(城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