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鎮堅持黨建引領、高點謀劃,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按照“積分互通、場景互聯、激勵共享、活動共辦”的原則,創新“十二聯”工作法,積極探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片區聯建工作機制,全力擦亮信用建設品牌,《“十二聯”工作法探索社會信用片區聯建新模式》入選中國信用共建優秀案例2024年度社會誠信實踐案例。
黨建引領聚力,健全體制機制。結合片區工作實際,成立社會信用聯建工作隊伍,明確村級指導員、監督員。先后舉辦片區黨委聯席會議20余次,共同研究社會信用聯建工作事項30余項,制定《片區信用積分管理辦法》等指導性文件7個,推動片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制度化、實體化。堅持集思廣益,按照“一村一特色”深挖亮點,其中,柳泉村、苑莊村、王河村分別做好“信用+桃產業”“信用+和美鄉村”“信用+基層治理”特色文章,形成各具特色、美美與共的信用聯建新局面。
資源共享聚勢,夯實陣地建設。按照“一室多用”“共建共用”的原則,在片區辦公樓建設“信用大講堂”“信智圖書館”等活動室,形成集辦公、培訓、休閑等為一體的信用惠民綜合體。整合片區各村超市、理發店、餐館、食堂、浴池等合作點30余個,由片區黨委制定《片區商戶合作協議》,簽訂片區、村、商戶三方協議,建立片區《誠信示范合作點名錄》,方便統一管理和集中培訓,著力破解單一村莊信用合作點種類及數量短板,切實打破村莊壁壘,由“單兵作戰”轉為“組團發展”。
多方聯動聚能,積極開展活動。依托王河片區“信用大講堂”,特邀區委黨校、鎮各部門專業人才組建18人的講師隊伍,按照“一月一主題”,制定《信用大講堂課程表》,面向全鎮干群開展培訓教育,培訓內容涉及信用建設、農業種植、健康養生等多方面知識。今年以來,開展培訓活動8次,受眾600余人次。同時組建“紅色棗鄉、先鋒引領”片區志愿服務隊6支,集中人員力量定期開展“愛心助老、志愿理發、文藝演出、農藝培訓”等特色志愿服務,聯系服務群眾3000余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0余件。
成果運用聚心,共享信用紅利。集中梳理各村特色農副產品種類,制定《村級特色產品名錄》,將王河花生油、柳泉黃金桃、富川農資等15個村級特色產品納入片區信用激勵產品目錄。依托“商戶聯盟”,打造一條集購物、理發、洗浴、就餐于一體的群眾生活“消費鏈條”,群眾可憑借信用積分兌換片區內特色產品,讓群眾享受到種類豐富的社會服務和信用激勵。截至目前,已發放各類特色產品300余份。(來源:山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