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紅色基因煥發時代新活力。以3A級景區抱犢崮抗日紀念園為核心,通過紅色故事宣講、革命文物陳展、情景劇演出等形式,串聯天德堂藥店、南泉峒縣抗日舊址等紅色遺址,打造“一核多點”的紅色教育矩陣。今年以來,開發《重走抗戰路》《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等沉浸式研學課程8個,累計接待機關、學校等研學團隊20余批次,參與人數3500余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達65%,紅色文化教育參與度提高40%。
二是生態康養激活綠色新經濟。依托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龍床峽、泇河歡樂谷等生態資源,構建“周村水莊61康養小鎮”綜合體,輻射健身、養生、農事體驗等多領域,形成“山水林田”立體化生態格局。截至目前,共舉辦15屆全民健身登山比賽、6屆蔬果農事體驗活動,開發生態農事體驗園22個,年接待游客4200余人次。創新“景區+農業”聯動模式,環線串聯櫻桃、草莓、葡萄等10余個特色采摘園,培育綠色農產品12類。截至目前,共有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產品7個、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8個,特色農業產值達4.9億元。
三是歷史文脈塑造古韻新名片。深入挖掘本地歷史文化,系統保護三清觀、天臺祠等歷史遺跡7處,修復青龍綠道、敬業巷等文化街巷12條。以如意布錦、砭石雕刻等12項傳統技藝為基礎,開發出系列文創產品20余種,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今年以來,舉辦古風市集等活動4場次,累計吸引游客8000余人,銷售額突破20萬元。沿龍床峽兩岸建設休憩長廊、景觀涼亭等設施7處,打造魯南民俗文化、傳統農耕等元素主題民宿16家。今年以來,已接待游客400余人次,入住率達75%,帶動戶均增收2000余元。(北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