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監管機制立體化,筑牢養老安全防線。聚焦養老機構規范化運營,以馮卯衛生院醫養中心為核心陣地,構建“制度+排查+整改”全鏈條監管體系。針對中心收納的25名老人(含11名集中供養特困老人,其中失能9人、半失能2人),嚴格落實特困補貼與差異化護理補貼政策,確保資金精準發放,專項用于老人生活照料。建立“日常自查+聯合督查”的“雙線監管”機制。一方面,機構常態化自查,要求養老場所每日排查消防設施、食品衛生、用電安全等風險點,建立臺賬并限期銷號,壓實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部門聯動化督查,聯合消防、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開展專項檢查。今年以來,累計組織各類檢查13次,發現并整改問題16條,實現養老場所安全“零盲區”。
二是服務供給精準化,提升養老幸福指數。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精準施策”服務模式,依托區民政局“關愛困難老年人”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全鎮160余名失能困難老人提供生活幫扶和照料護理服務,實現專業服務“上門入戶”。積極開展重要節日溫情走訪活動10余次,深入了解困難老人的實際需求。同時,聯動衛健部門建立特困老人醫療“綠色通道”,確保醫保報銷、慢性病管理等惠民政策“應享盡享”,累計惠及全鎮老年群體超500人次,讓銀發群體切實感受到民生溫度。
三是補貼管理智慧化,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推行“數據篩查+動態管理+主動服務”工作法,通過民政、公安、衛健等系統數據交叉比對,嚴格篩查符合條件的高齡老人與困難群體,確保高齡津貼與困難老人補貼實現精準發放。截至4月底,全鎮1606名高齡老人實現津貼全覆蓋,其中80-89歲1377人、90-99歲225人、百歲老人4人。創新建立“季度復核+入戶走訪”動態調整機制,組織民政人員、網格員、志愿者開展“敲門行動”,實時更新老人健康、戶籍、生存狀態等信息,累計新增保障對象11人,退出人員17人,實現養老保障“精準滴灌”。(馮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