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域摸排明底數,靶向攻堅除隱患。緊扣山亭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深化“鎮-管區-村-網格”四級聯動機制,對轄區28個重點區域、6個在建工地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涵蓋126項問題點位的動態管理臺賬。聚焦裸露土地苫蓋、工地揚塵治理、廢品收購點規范管理等關鍵領域,采取“自查+督查”模式,對自查發現的32處問題及上級反饋的15項整改任務,實行“清單銷號”閉環管理。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日常巡查45次,出動巡查人員300余人次,確保環境隱患“早發現、快處置”。
二是分級包干強整治,信用賦能促長效。創新實施“信用積分+環境整治”融合機制,將22個行政村劃分為6大片區,推行“包片領導+網格員+志愿者”責任體系,發動黨員群眾、保潔員等500余人次參與集中攻堅。針對河道漂浮物、道路廢品堆積等難點問題,采取“機械清障+人工清理”組合模式,累計清理垃圾雜物120余噸,疏通村組干道18條。同步建立“信用紅黑榜”,對主動參與環境整治的群眾給予信用積分獎勵,對拒不整改的納入信用負面清單。開展“回頭看”行動20次,問題反彈率下降80%,實現整治成效長效鞏固。
三是多維宣傳聚合力,共建共享繪新顏。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矩陣,通過村級大喇叭每日播報、微信群推送環保知識800余條,更新宣傳欄32處,組織入戶宣講1000余次,發放宣傳手冊2000余份。創新開展“環保積分超市” 活動,村民通過參與垃圾分類、綠化養護等環保行動累計信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累計兌換積分1.2萬分,帶動300余戶家庭參與綠色生活實踐。同步組織環保工作崗,設立“環保監督熱線”,發動群眾舉報環境問題線索23條,形成全民參與生態保護的良好氛圍,為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桑村”注入強勁動能。(桑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