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街道以市民訴求辦理為抓手,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以矛盾調解為紐帶,構建起“前端感知—中端處置—末端反饋”的全鏈條工作機制,推動群眾訴求解決率、矛盾調解成功率持續提升。
構建“三級網絡+四維責任”體系,夯實訴求辦理基礎。打造片區、村(社區)、網格三級服務網絡,由片區黨委牽頭,村(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統籌協調轄區資源,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負責日常巡查、信息采集,發動黨員樓棟長擔任“民情哨兵”,形成“15分鐘服務圈”。壓實“四維責任”閉環管理,黨政主要領導牽頭召開“周分析、月研判”會議,對高頻訴求進行溯源治理;明確便民、城建、綜合執法等部門的職責清單,建立“首接負責、協同處置”制度。
創新“訴求采集+調解處置+智慧賦能”流程,提升辦理質效。線上通過12345政務熱線、“兩棗”平臺、一站式矛調平臺等渠道受理市民訴求;線下實施“睦鄰如家”計劃,重點采集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民生需求。建立“三級過濾”調處機制,村(社區)級調解室化解初級矛盾,片區“鄉賢議事會”處置復雜問題,街道“專家會診團”攻堅重大糾紛。依托“棗滿意·棗解決”市民訴求辦理平臺,工單全流程可視化,從受理到回訪實現“一鍵流轉”,超時未辦理工單自動觸發督辦提醒。
強化“隊伍建設+機制創新”,保障服務效能。定期組織專業調解員、網格員(專職社工)、志愿者業務培訓,重點培訓惠民政策、溝通技巧、應急處置方法等,今年以來共開展業務培訓6場次。建立志愿服務隊伍35支,登記在冊志愿者達3000余人,深入推行“點單式服務”,為轄區居民提供幫辦、代辦、保潔、維修、談心、矛調等服務。創建“三見面一回訪”機制,做到面對面高效辦理,確保群眾訴求得到推進解決。通過電話、短信、APP推送辦理結果,接受群眾評價,對不滿意工單啟動“二次辦理”。(來源:山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