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緊盯全域清查,推動摸清底數。依托“錯時巡查 + 日常巡查”雙重機制,創新運用無人機航拍與人工徒步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22個行政村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發現-復核-整治-銷號”閉環管理體系,針對違章建筑、亂搭亂建、“空心房”“老舊危房”等制定“一戶一策”整治臺賬。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房屋安全隱患專項排查5次,出動巡查人員200人次,排查出C級危房3棟、D級危房1棟,全部落實“掛牌警示+限期整改”措施,整改完成率達100%。同步導入到農村房屋安全信息管理平臺,錄入房屋數據8962條,實現隱患房屋動態監管。
二是緊盯全程監管,推動規范建設。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審批“五到場”制度,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壓縮非必要環節,將審批時限從20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組建由自然資源崗、綜合執法隊、村鎮規劃崗組成的聯合巡查組,實行“每日一巡查、每周一通報”機制,重點監管違建房、在建房、隱患房“三類”房。今年以來,通過宅基地建房審批26戶,發放《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26份,開展聯合巡查62次,制止未批先建行為7起,拆除違規建筑3處,面積達420平方米,農村宅基地規范化建設達標率提升至92%。
三是緊盯效益釋放,推動盤活資源。開展閑置土地“清倉見底”行動,通過實地勘察、數據比對、農戶走訪等方式,全面梳理轄區內閑置土地現狀,重點對閑置廠房、宅基地、閑置校舍等低效用地進行排查,梳理出低效用地10處。創新“一土一策”管理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閑置土地制定差異化盤活方案,將王廟小學閑置校舍改造為神力刀具生產基地,引進數控刀具生產線3條,帶動45人就業,年繳納土地租金8萬元。目前全鎮累計盤活閑置加工廠2個,引進企業3家,有效推動閑置土地從“沉睡資源”向“發展資本”轉化。(桑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