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織密防汛抗旱“責任網”。成立防汛抗旱工作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確保領導、組織、職責、措施落實到位。修訂完善防汛防臺、水庫調度等應急預案,科學劃分為4個責任片區,與15個村簽訂責任書,明確村黨支部書記屬地第一責任人職責。構建“鎮、辦事處、村、農戶”四級聯防體系,層層傳導壓力,建立“周調度、月督查”機制,有序落實防范舉措,時刻繃緊防汛抗旱安全弦,保證關鍵時刻“叫得應、拉得出、頂得上”。
二是隱患排查到位,打好隱患整治“主動仗”。緊盯“關鍵點”,加強水務工作崗、應急安全崗、村鎮建設崗等部門協同合作,成立聯動排查專班,對龍河沿岸、前伏水庫、老舊房屋、排水管網、低洼易澇區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隱患動態管理臺賬,實行“發現-整改-銷號”閉環管理,確保風險隱患動態清零。累計已完成11處隱患整改,改造低收入群體危房5戶,疏通排水管網3公里,增設排水泵2臺,重點水域設置警示標識95處,切實筑牢安全屏障。
三是應急保障到位,夯實物資隊伍“硬支撐”。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帶班、24小時值班和險情速報制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隱患及時發現上報處置。抽調30名機關人員組成應急分隊,組織15個行政村各成立10人防汛搶險預備隊,配備救生衣、手電筒等基礎裝備。加強應急物資保障及儲備,設置防汛物資儲備點3處,儲備沙袋5000條、鐵锨100把、救生衣60件、救生圈50個、發電機2臺,落實專人定期檢查維護,確保物資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西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