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特色農業穩產增效。強化技術支撐,組建由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構成的服務團隊,開展專題種植技術培訓10場,圍繞合理密植、病蟲害防控等核心內容,培訓超1000人次。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2000畝,節水節肥成效顯著。推進大豆玉米復合種植,顯著提高種子成活率,大力推廣玉米單粒精播技術1萬畝,每畝實現增收350元。
二是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投入40余萬元實施興園路改善提升,投入5萬余元升級環衛設施,更換垃圾桶300個、3立方垃圾箱14個。實施道路美化工程,栽植鮮花2000余株,粉刷行道樹2000棵,維修路燈100余盞,鎮村面貌煥然一新。開展農村旱廁改造排查工作,建立“村級巡查+鎮級抽查+第三方專業維護”的旱廁長效管護機制,開展旱廁改造“回頭看”專項行動,累計排查戶廁3495戶。
三是鄉村產業聚勢賦能。聚焦項目建設,通過村級申報、現場勘查等方式,確定鄉村振興項目6個,涉及銜接資金1480萬元,其中,產業項目1個、基礎設施項目5個,4個項目已完成招標并開工建設。堅持黨建引領,盤活土地300余畝,打造“共享菜園”“戶外露營”等特色項目,統籌700萬元建設青創孵化產業園。深入推進“三資”清理,梳理村級合同499份,重新簽訂到期合同89份,增加村集體收入16.67萬元。(西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