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城鎮以“生態警務”為抓手,通過打造德利生態警務工作室、生態警務駐巡站,組建生態義警隊伍,構建起“人防+技防+聯防”的立體化生態保護體系,實現了生態環境質量與基層治理效能“雙提升”。
強化科技賦能,讓智慧警務延伸至山林深處。我鎮擁有113.7平方公里轄區面積、300余座山頭,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面對管控難度大的痛點,探索推出“空中巡查”模式——依托警用無人機高空視野廣、機動靈活性強的優勢,每日對重點林區、水域開展立體巡防。截至目前,無人機已累計協助找回走失牲畜15起、救助迷路群眾7人。
探索多元共治,編織群防群治“生態防護網”。創新構建“豐”字形防控體系:以三橫一縱主干道為“骨架”,以山亭分局“翼云雄鷹”無人機戰隊為“羽翼”,整合18個行政村聯防力量,形成“公安巡面、村居巡線、網格巡點”的三級防控網絡,日均投入巡邏警力42人次,讓平安“可見可觸可感”。由護林員、網格員組成的生態義警隊伍從10人發展至130人,累計提供線索213條,協助查處非法放牧、野外用火等行為27起,成為扎根基層的“生態前哨”。
注重資源整合,構建生態保護“全要素矩陣”。打造集巡邏防控、糾紛調解、宣傳教育于一體的德利生態警務工作室,以此為樞紐,聯動生態警務駐巡站,推行“每日三巡”制度:白天查護林防火、夜間巡重點區域、節慶守關鍵卡口,實現“山、水、林、田、庫”全域覆蓋。依托“天網”“雪亮”工程,整合重點單位自建監控300余處,構建“視頻監控+無人機+地面巡邏”的三維防控網。今年以來,轄區涉環境案件實現“零發生”,森林火災預警響應時間縮短至15分鐘內,交出了生態保護的“零發案”答卷。(來源:山亭發布?鳧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