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實陣地“強支撐”,設施網絡全域覆蓋。加強村級文化建設,精心構建“一村+一院+N陣地”立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定位“一村”特色,深挖各村歷史文化底蘊,明確差異化主題定位,實現“村村有亮點、主題各不同”。打造“一院”地標,在35個行政村高標準建設主題鮮明、標識獨特的文化大院,內設圖書室、閱覽室、展覽室等功能區,并統一配發電子設備,實現文化設備行政村全覆蓋。串聯“N陣地”網絡,圍繞各村主題,高標準建成村級文化廣場、農家書屋4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實踐站36個,構建“15分鐘品質文化圈”。
二是塑造品牌“添活力”,特色活動精彩紛呈。緊扣“山映桃紅 水韻馮卯”主題,依托國家水利風景區“金字招牌”,策劃舉辦桃花季、捕魚節等特色賽事活動。今年以來,吸引游客19余萬人次,帶動產品銷售100余萬元,文化品牌知名度與吸引力顯著提升。聚焦涵養文明鄉風,常態化、品牌化開展系列先進評選活動,有力營造孝老愛親、家庭和睦、鄰里互助、崇尚生態的濃厚氛圍,引領向善向上文明新風尚。今年以來,已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主題評選活動8次,選樹先進典型120余戶。
三是優化服務“暖民心”,精準提升文化質效。突出群眾主體地位,推行“點播式”供給,通過問卷調查、村級文化員走訪等方式錨定群眾訴求,分層分類收集群眾文化需求180余條,按需求頻次與受眾特征精準匹配服務內容,推出養生保健講座、地方戲曲教唱等題材活動11項,實現文化服務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提升服務的靶向性與實效性。開展“開放式”活動,聯合文旅、婦聯、團委等部門,積極開展非遺大展演、戲曲下鄉等特色活動,確保“周周有活動、月月不重樣”,讓文化服務常新常暖。今年以來,已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6場、非遺宣傳活動5場、“一村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4場、桃花季文化惠民演出1場。(馮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