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三線聯動強攻堅,清底規范固根基。建立“鎮專線 +村小組”聯動機制,聚焦賬務清理、資產確權、合同規范,對18個村開展“清家底”行動。鎮組織、農經、鄉村振興部門組成綜合指導專線,統籌協調并提供政策指導,累計到村開展政策解讀會議20余次,覆蓋全鎮18個村。鎮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組成執法保障專線,依法打擊清理過程中的強占多占、非法交易等行為,行動期間處理相關案件3起,有效震懾違法行為。鎮組織、紀委組成督導問效專線,對工作不力的村干部、拒不配合的黨員進行約談追責,已約談村干部8人次、批評教育黨員5人。通過協同發力,全面完成集體資產清點,核查固定資產8032.9萬元,登記集體土地15.39萬畝,發現并糾正資產權屬不清3個;核查合同3739份,規范完善承包合同588份。實現賬實、賬證、賬賬、賬表“四相符”,為“三資”管理筑牢堅實基礎。
二是盤活微資促增收,產業帶動惠民生。創新“三邊經濟”模式,整合邊角土地、閑置宅基地等“微資源”。崔莊村黨支部領辦的棗莊市龍門觀生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三資”清理出的30余畝土地種植連翹、金銀花、毛芋頭,其中金銀花種植面積達20畝,預計盛產期年產值可達15萬元。同時,結合鎮域特色產業,推廣“合作社+基地”模式,馬頭村建設陽光玫瑰種植大棚4個,占地10余畝,帶動村集體年增收5萬余元。此外,該產業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80余個,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有效促進村民就近就業增收,切實將清理成果轉化為發展動能。
三是健全機制提質效,陽光監管促長效。推行“陽光三資”管理,嚴格落實村級財務公開制度,通過村級公示欄、數字平臺及時公開“三資”情況,今年以來累計公開信息200 余條,接受群眾監督,嚴防“微腐敗”。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已舉辦培訓活動8場,覆蓋全鎮18個村的200余名干部,重點學習農村財務、資產監管制度及操作規程,提升干部業務能力。充分運用“三資”網絡監管平臺,完善各類管理制度20余項,督促規范各村財務支出手續,審核并規范財務支出150余筆,以常態化監管鞏固清理成效,推動“三資” 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鳧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