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區位于山東省南部,1983年建區,總面積1019平方公里,轄9鎮1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4萬。 2800多年前春秋早期小邾國故都,是人文始祖伏羲故里和中華民族顏氏、倪氏的發源地。著名革命老區,八路軍115師在這里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境內有林地面積9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是棗莊文脈、山脈、水脈的發源地,被稱為“棗莊之脈、棗莊之源、棗莊之肺、棗莊之依”。
交通區位優越。地處北京、上海中間節點上,是沿海向西部過渡的重要內陸城市。區駐地到京滬高鐵滕州東站15分鐘車程。棗莊機場坐落在山亭區的南大門西集鎮。新臺高速、臨滕高速、濟棗旅游高鐵等加快建設,形成“高速繞城”和“城區內環”的“鐵公機”立體式快速交通格局。
產業基礎優良。擁有長紅棗、板栗、火櫻桃等特色林果基地8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60萬畝,“三品一標”認證185個。初步形成食品加工、新能源、新建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文旅康養、現代物流七大產業,全力打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型建材“三個百億”產業板塊。規劃建設了15平方公里大健康產業園,全區規模以上食品企業39家,關聯企業400余家。全區風光發電并網規模突破600兆瓦、在建100兆瓦,位居全省區縣級第一位。以北新建材、連銀山、東易日盛、金檀木業等企業為代表,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型建材產業體系。隨著中科院高能所硅基輻射探測器、國芯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項目落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平臺載體優質。城區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給排水、雨污分流、熱力、天然氣、通信、電網和工業污水處理廠“六網一廠”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推進。規劃建設了翼云科創園、大健康產業園、新臺高速智慧物流園、空港智慧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發展平臺。
自然生態優美。境內有大小山頭1234座,大中小型水庫59座,河流52條,是棗莊最重要的水源地,山地丘陵占全區總面積的87%,譽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擁有天下第一崮抱犢崮、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等4A級景區5處、3A級景區4處、2A級景區3處,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山東省長壽之鄉。
重點招商(發展)方向:
1、食品產業。瞄準“生產高檔次產品、打造高端化品牌”方向,重點引進特色果蔬、精品糧油、健康休閑食品等深加工項目,引導食品產業向精深化、多元化、高端化、高新化轉變,打造百億級食品產業基地。
2、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抽水蓄能發電、生物質發電、光伏發電等領域,重點引進電子信息功能材料、生物材料、特種金屬材料、有機硅等高科技產品項目,打造百億級新能源產業板塊及棗莊市最大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3、新型建材產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及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對接,重點引進裝配式建筑、智能家居等產業項目,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預制結構件科技研發,拉長產業鏈條,形成完整產業體系,打造百億元新型建材產業板塊。
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通過共建園區方式,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下游進行整合,集聚招引配套服務企業,打造信息技術龍頭企業,增創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新優勢,打造百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
5、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新能源工程車、專用特種車、汽車零配件、礦山機械、新型農機等裝備制造產業鏈上下游項目,支持骨干企業提升層次、形成優勢,推動裝備制造產業板塊盡快形成規模效應。
6、文旅康養產業。依托山水生態、紅色文化、鄉風民俗資源稟賦,重點引進翼云生態旅游、巖馬湖、靈芝湖等旅游開發項目,引入文化傳媒、創意設計、演藝娛樂、教育等文化業態,以及醫療康復、休閑度假、養老養生等項目,進一步推動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國內知名醫養健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