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亭區委 山亭區人民政府
關于深入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
(2015年5月8日)
為深入貫徹全市對外開放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推進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棗莊市深入推進產業招商的實施辦法》(棗政辦發[2015]7號)文件,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按照全市對外開放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要求,以我區開展的“生態×旅游發展年”“園區項目建設年”“新能源產業突破年”活動為抓手,圍繞培植全區主導產業,堅持特色發展和優勢定位,大力推進產業招商,重點招引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產業關聯度高的大項目落戶山亭。同時,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認真抓好外貿、外資等工作,促進全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任務目標
2015年,全區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額16億元;其中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4個,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過10億元項目1個。新簽約招商項目合同總額200億元,實際到賬外資1600萬美元,外貿進出口完成16000萬美元。突出抓好總投資154億元的42個重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81.3億元。
具體任務目標為:
1、招商引資:山亭經濟開發區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額3億元以上,新簽約過億元項目3個以上,新簽約合同投資總額20億元以上;區商務局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額3億元以上,新簽約過10億元項目1個,新簽約項目合同投資總額20億元以上;新型建材產業招商組、新興產業招商組、機械制造產業招商組、紡織印染服裝產業招商組、文化旅游產業招商組、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產業招商組、現代農業產業招商組、城鎮基礎設施產業招商組等八大產業招商組,分別新簽約過億元項目1個以上;各鎮街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額1億元以上,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個以上,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項目合同投資總額16億元以上。2014年所有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履約率不低于70%。
2、利用外資:全年確保引進外資1600萬美元(具體責任單位和任務見附表)。
3、外貿:全年外貿進出口完成16000萬美元(具體責任單位和任務見附表)。
三、工作措施
(一)明確重點,創新招商方式。重點圍繞我區新型建材、新能源、機械制造、紡織印染服裝、文化旅游、商貿流通(包括電子商務)、現代農業、城鎮基礎設施等八個主導產業,深入調查研究,建設好“四庫一平臺”,即建立全區重點產業發展信息平臺、建立全區招商引資項目庫(在建、合同、協議、意向)、境內外客商信息庫、本區企業對外合作信息庫、委托招商人員庫。同時,制定產業招商計劃,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推行精準招商,切實提高招商實效。依托銀光集團、華潤紙業、青島歐亞集團、中瑞集團、貴誠集團、億兆能源等已在我區落戶的知名企業,發揮各類商會、協會、行業中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山亭在外成功人士、經濟顧問等的優勢,充分利用他們的客戶資源進行以商招商。繼續加大對香港、臺灣、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活躍區域定點招商力度,積極爭取承接發達地區產業向我區轉移。依托山亭食品產業園,發揮棗莊市食品商會在我區設立的優勢,主動與國內外食品加工名企強企“結緣攀親”,招引一批營養食品加工、果蔬飲料及礦泉水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努力實現食品產業招商新突破。主動對接國內電商領先企業,招引一批重點電商產業項目,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和跨境電子商務,推動產業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棗莊臺中經貿合作懇談會、“山東香港周”等各類大型節會招商活動,精心組織,儲備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和外資項目,重點宣傳推介,提高招引成功率。
(二)完善機制,整體推動招商和項目建設。進一步健全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和“五個一”(一個項目,一名區級領導牽頭,一個單位負責,一個班子服務,一包到底)項目推進機制,實行以一周一登門服務、一月一次重點項目調度會為內容的“兩個一”工作機制,全力保障項目按照既定時間節點順利推進。建立領導推進機制。各產業招商組牽頭領導確保每月外出招商一次以上,每年二分之一以上的時間用于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分管招商的副區長確保每年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于招商和項目推進,每月調度一次全區各級各責任部門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推進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招商引資工作分析會;負責組織重大招商活動;協調項目推進中的有關問題。開發區、商務局、各鎮街每月確保至少外出招商一次;每月調度一次招商引資進展情況。開發區、商務局、各產業招商組、各鎮街等招商引資責任單位,每月末要將外出招商情況、進度和成果以書面形式報送區招商委辦公室,及時了解情況,研究對策,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有效開展。
(三)加強督導考核,加快項目進展。一是加強督導調度。建立“月調度通報、季分析、半年一小結、年度總考評”的工作督導推進機制。區政府分管領導每季度召開一次調度分析會議;各產業招商組牽頭責任部門,每月調度上報一次本工作組招商引資工作情況,及時向本產業招商組牽頭領導匯報工作進度、進展情況,匯總協調解決工作中的有關問題。每月由區督查局會同區商務局調度各產業招商組、區直責任單位及各鎮街的招商引資工作進展情況并予以通報。各相關責任單位的信息上報質量、效果和情況,將作為通報依據和年底考核內容。對落地項目情況,由區發改局牽頭,會同開發區、統計、審計、經信、商務、住建、地稅等部門組成重點項目聯合督導組,督促投資方按合同約定、時間節點足額投入并隨時考核驗收,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將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實績作為年度綜合考核的關鍵性指標,加大考核力度,并進行年終排名。依據考核排名,對在招商引資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優先推薦提拔重用;對完不成任務的責任單位取消當年評優資格,予以通報批評,并對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進行約談,確保工作推進力度。
四、工作保障
(一)強化領導保障。成立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的招商引資工作委員會,牽頭負責全區招商引資的組織協調工作,督促協調項目入庫審核、項目審批服務、項目督查考核,協調解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招商引資;承擔招商引資任務的單位,要不折不扣完成招商引資任務。招商委下設辦公室,區政府分管副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人員從區督查局、商務局、發改局等部門抽調,負責督導調度、檢查考核、協調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
(二)強化要素保障。一是努力破解土地制約。國土部門要強化用地保障,積極爭取計劃指標,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繼續加大對全區現有企業閑置土地清理力度,對閑置廠房、設施再利用,騰出更多土地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要把園區作為項目落地的主要平臺,突出特色、明確產業定位,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實行“飛地政策”,引導企業向優勢區域集中,減少項目布局的隨意性,加大土地集約利用力度,破解土地制約瓶頸,增強園區承載能力。鎮街招引落戶開發區的項目,落地建設的前期費用由區財政承擔的,項目投產后所產生的稅收,區鎮街兩級五五分成;落地建設的前期費用由鎮街承擔的,項目投產后所產生的稅收,區鎮街兩級三七分成。二是努力破解資金、政策制約。由財政出資設立區級產業引導發展基金,支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大項目、好項目和具有帶動作用的戰略性項目落地。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延伸,由政府出資或融資方式,建設標準化廠房,租賃給投資商使用。用足用活國家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鼓勵科技創新、扶持節能減排等有關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各類資金扶持,用于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鼓勵支持銀行創新信貸產品,研究利用“銀團貸款”、動產抵押貸款等方式,做好銀行與項目對接工作,搭建銀企合作平臺,破解項目建設融資難題。制定外貿扶持政策,加大外貿資金支持力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鼓勵企業本地出口,促進外貿穩定增長。三是努力破解其他瓶頸制約。積極探索研究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如何應對新的政策環境,如何抓住核心競爭力、完成自我升級和迭代,如何打破新形勢下招商引資的瓶頸制約,創新思路,研究辦法,借鑒經驗,大膽嘗試,為有效提升外資、外貿、外經工作質量和水平提供堅強支撐。
(三)強化經費保障。區財政要進一步保障招商引資工作經費,各產業招商組及各責任部門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向區財政申報專項經費,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各鎮街也要設立招商工作專項經費,保障招商活動順利進行。
(四)優化營商環境。將重大招商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對招商項目審批等前期手續辦理工作,實行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區發改、經信、國土、住建、規劃、環保、市場監督等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主動作為,在項目可研、環評、規劃、立項、用地等方面,全力搞好協調服務,完善各項手續,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堅持用鐵的手腕、鐵的紀律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對“三亂”、不作為、吃拿卡要、強裝強卸、強攬工程等各種影響、干擾、破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