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營商環境,山亭區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完善企業信息公示歸集共享、“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制度舉措,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推動構建公平競爭、和諧有序的誠信市場環境。
一是創新分類監管,構建新型監管機制。以信用風險分類為基礎,持續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對全區8500戶存續企業按照信用風險度劃分A、B、C、D四類,并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在“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中,推行“信用風險分類+雙隨機”監管模式,動態調整雙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狀況較差的市場主體加大監管頻次,對信用狀況較好的市場主體降低抽查比例,實現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抽查的“雙向共享”“互為支撐”,提升監管的精準性、靶向性和有效性。今年以來,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抽取市場主體556戶次,出動執法人員196人次。
二是加強聯合懲戒,提高信用修復效能。嚴格落實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強化失信聯合懲戒和信用約束,依法將未及時進行年報公示或在“雙隨機抽查”工作中發現有問題的檢查對象及時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今年以來,全區累計列入異常名錄市場主體700余戶。對主動申請修復信用的市場主體,做到靠前服務、積極幫扶,進一步壓縮時間,簡化程序幫助企業重建信用。對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做好解答指導和情況核實,幫助企業盡快依法合規恢復信用。今年以來,為28家企業、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家個體工商戶移出異常名錄(狀態)。
三是推行柔性執法,強化包容審慎監管。除上級布置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專項檢查活動外,對企業的執法檢查實行無舉報不檢查的“安靜生產模式”,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嚴格依法依規行政,堅決杜絕“以罰代管”、隨意執法,對國企、民企、外企實行包容審慎一視同仁的監管標準。建立豁免清單制度,對一些企業無意為之的輕微違法違規行為,以及一些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實行“首違不罰”“輕違不罰”。今年以來,免罰案件18件、免罰金額23余萬元,受益主體17家;減輕處罰17件,減免處罰75萬余元,受益主體17家,有效催生了企業發展內動力。(來源:山亭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