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食品加工、電子商務、旅游服務、文化創意、醫療康養、現代物流、紡織服裝和裝備制造八大產業是山亭區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
食品加工產業
擁有10萬畝火櫻桃、10萬畝花椒、8萬畝長紅棗、5萬畝板栗、5萬畝核桃等十大優質林果基地近50萬畝,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高效經濟林建設先進區,被譽為山東“林海果園”第一縣。規模以上食品企業達56家,關聯企業400余家,成功創建“中國豆制品產業基地”、“山東省果蔬制品產業基地”和“山東省休閑食品產業基地”。規劃建設了2000余畝的食品產業園,重點發展以花生醬、長紅棗、豆制品、果蔬罐頭、畜產品加工等為主的食品產業集群,把食品產業打造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招商(發展)方向:圍繞我區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重點引進豆制品、果蔬加工、釀酒、肉制品加工和其它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引進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及農業倉儲物流、加工冷藏、信息平臺等項目。
旅游服務產業
擁有魯南地區最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有天下第一崮--抱犢崮、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漢諾莊園、月亮灣濕地、翼云石頭部落5處國家4A級景區和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中華櫻園、長紅棗園、王家灣—嶧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等4處3A級景區,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3個、省級旅游強鎮9個、旅游特色村28個,是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招商(發展)方向:重點引進大型旅游開發項目,著力打造“兩鎮兩園一濕地”,進一步推動旅游資源整合,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打造區域性休閑旅游度假地。
文化創意產業
山亭區擁有豐富的小邾國歷史文化、八路軍115師紅色文化、魯南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民俗風情包羅萬象,紅山峪民俗文化村是我國北方民間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伏里土陶工藝品流傳25個國家,部分被中國美術館、日本玩型博物館等收藏。“山楂妹”張月喬是從山亭走出來的草根明星。
招商(發展)方向:重點引進大型文化傳媒、發展旅游產品開發、銷售、影視拍攝以及創意設計、演藝娛樂、體育產業、教育產業等文化業態,進一步推動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醫療康養產業
山亭地處沂蒙山區,為農業大區、崛起新區,位于京津冀與長三角兩大發達地區“兩小時高鐵線”中間位置,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孔孟儒家和鄉土文化氣息濃厚。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境內5400多座山頭,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時令蔬菜瓜果較為齊全,適宜各季食療、觀光和休閑療養。現有天康生物科技、銀光福源健康養老護理中心、大休閑健康聯盟等健康養老企業(項目)。
招商(發展)方向:深入開展區域醫療合作,加強與知名醫院的交流對接,積極引進健康醫療養生、生物醫藥等主要產業,同時重點結合優良的生態環境,策劃包裝一批療養、休閑度假、健康服務、養老養生等方面合作項目。
新能源產業
獨特的地形地貌蘊育了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是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等新能源產業最具潛能的地區。其中,已建成、在建中廣核、億兆能源等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項目11個,總投資100余億元,總規模573兆瓦,實現并網發電430兆瓦。目前,全區未利用地面積19.3萬畝,其中能夠發展用于光伏發電的未利用地面積1萬多畝,可容納光伏發電規模600兆瓦。
招商(發展)方向:立足我區特色風光、水利資源優勢,依托億兆能源、中廣核風力發電等企業,進一步擴大優勢,重點引進風力、光伏、生物質、水利發電項目,利用3-5年時間,打造全省新能源產業基地。
電子商務產業
培育了眾人行、魯南網商谷、來自購3個電商園區,10個特色電商小鎮服務中心、27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全區開展電商業務的企業200多家、網上店鋪700多家,2016年山亭區被評為全省電子商務示范縣。城頭豆制品、徐莊雜糧、店子長紅棗、水泉和馮卯果品、桑村金屬制品、西集土陶等網上店鋪、電商平臺和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推進,山楂、板栗、櫻桃、雜糧、薯條等農副產品暢銷網絡,豆制品、有機雜糧等單品具有較高知名度,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招商(發展)方向:根據《山亭區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圍繞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及特色產業資源,重點引進一批電子商務平臺、信息化平臺、電商綜合體等支撐項目,推進“互聯網+綠色農業、文化旅游、優勢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現代物流產業
全區專業市場達到40家,特色果蔬產品運輸活躍,倉儲物流發展迅速,鼎泰交通物流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成為全省首家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物流企業。魯南(山亭)農產品物流園區成為全省第8家被山東省物流與交通運輸協會授予“第三批星級物流園區”稱號的企業。
招商(發展)方向:立足地位優越、交通便捷優勢,西部對接京滬高鐵、京臺高速,規劃建設桑村B型保稅區和高速物流配送服務園區;中部依托棗莊機場,規劃建設空港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東部依托新臺高速,規劃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引進建設一批重要冷鏈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網絡平臺和現代物流園區,健全完善現代物流發展體系,加快商貿流通跨越發展。
紡織服裝和裝備制造產業
擁有銀光精紡、豐澤印染、海揚服裝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25家,關聯企業30家,年銷售收入達20多億元。擁有魯南機械制造基地、西集汽配產業園、魯南華源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等重點(園區)企業,規模以上機械制造企業30家,關聯企業85家,年銷售收入達30億元。
招商(發展)方向:圍繞紡織服裝和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開展針對性的招商活動;培育中小微企業加快膨脹、快速壯大,支持骨干企業提升層次、形成優勢,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