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櫻桃銷售旺季,在徐莊鎮藤花峪村,返鄉創業村民高安勤正在“榴棗驛站”網絡直播間銷售火櫻桃,他的團隊成員也在忙碌地分揀打包,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高品質的山亭櫻桃發往全國各地。在鄉村振興的東風吹拂下,藤花峪村已吸引“櫻桃碩士”高安勤、“醬菜格格”高利芹等一批優秀青年返鄉創業,去年全村直播電商營業額已超過7340萬元,帶動農民增收600余萬元。
去年以來,山亭區深入實施“雙十百千”工程,持續擦亮“不墨山亭,幸福小城”品牌,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和美畫卷正在山亭大地鋪展。
5月12日,2024年棗莊櫻桃郵政冷鏈直發航空專線開通儀式暨“水泉火櫻桃”助農啟動活動在山亭區水泉鎮舉行,當天新開通了山亭至南京航空集散中心的大櫻桃特快專線,通過冷鏈直發推動大櫻桃走出山東、跨出國門。這也是山亭區促進交郵融合,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又一重要成果。
按照“生態優先、強工穩農、活旅興商”的思路,山亭區持續做大設施農業,壯大產業規模,增強鄉村內生動力,新建高標準農田8900畝,火櫻桃等現代溫室大棚8000畝,羊肚菌等設施蔬菜基地30000畝;發展梅花鹿等標準化規模養殖場38家;新栽植石榴1.92萬株。培強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建成豆制品、長紅棗等現代農業產業園8處,培育春福盈等農產品加工企業238家,其中規上企業發展到40家,年總產值近100億元。培育龍潭家庭農場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43個,打造魯南川藏線等精品旅游線路12條,“百味山亭·采摘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在國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項目徐莊鎮石嘴子村內,處處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該村著力推進文化振興和鄉村旅游齊頭并進,已盤活利用36處閑置傳統民居,建成金石傳拓、孔子學堂等17處傳習小院,開展互動體驗,演繹民俗民風,開發文創產品……石橋石巷、古井流溪、灰瓦綠樹等散布其間,游客置身村內宛如“移步換景畫中游”。
走進位于徐莊北部的“尖山云頂·自在家園”鄉村振興示范區,環山梯田、“一步三縣”、同心林、石板民居等多處自然人文景觀被“串珠成鏈”“拓線成面”,成為“魯南川藏線”自駕游線路上的一顆顆“耀眼明珠”……該片區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打造特色農業、發展生態旅游,探索出了一條山區聯村發展的蝶變之路,成為山亭區新晉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之一。
近年來,山亭區按照“片區+園區+強鎮”共建模式,連片打造產業、提升設施、整治環境,突出“山水特色、產業優勢、歷史文脈、風俗民情”,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0公里、美麗公路40公里、“戶戶通”70公里,新建省市級和美鄉村示范村14個,近80%的村達到市級以上和美鄉村示范村標準。
鄉村治,百姓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
在徐莊鎮幸福莊村,通過健全黨建引領“三長制”微網格治理體系,科學劃分村、片、街“三長”網格11個,創新為每個片區網格配備兩名入黨積極分子輔助工作,提升了治理效能;尚莊村圍繞睦鄰和家、孝親敬老、公益奉獻、自治守法等評議指標不定期開展鄉風評議活動,將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現象納入反面評議,以“評”促“新”評出好鄉風、議出新風尚……
近年來,山亭區通過不斷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以村黨組織“跨村聯建”為抓手,組建片區聯合黨委53個,首批建設“清廉村居”56個,建設“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11個、調解站280個。創新“云公章”“崮鄉義警”“陽光報告會”等鄉村治理模式。深化“365+N誠信山亭”信用體系,豐富拓展“信易+”惠民便企應用場景100個。各鎮村通過創新實踐,抓治理優服務,讓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改了舊習慣、提了精氣神,進一步奏響了鄉村善治“和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