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3704063704060004/2025-00156
- 主題分類:工作計劃及落實
- 發布機構:山亭區徐莊鎮
- 成文時間:2025年01月10日
- 文 號:無
- 發文時間:2025年01月10日
- 標 題:【工作總結及計劃】山亭區徐莊鎮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計劃
- 效力狀態:有效
【工作總結及計劃】山亭區徐莊鎮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計劃
?
2024年以來,徐莊鎮緊扣區委“1473”總體工作思路,錨定“工業倍增、產業突破”任務目標,對照年初制定的重點工作要點,突出“六個聚焦”,實施“六大行動”,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1-12月,全鎮規上工業生產總值7.68億元,增速40.16%;固定資產投資3.18億元,增速91.56%,工業技改投資1.09億元,增速138.51%,規上企業營收7.3億元,增速4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49萬元,其中稅收收入1745萬元。累計爭取市級以上榮譽52項、承辦市級及以上現場會8次,接待住建部、駐魯全國人大代表等中央省市區各級領導調研觀摩活動200余場次。5月,在全市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中榮獲第二名;6月,省委書記林武到石嘴子國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項目調研并給予充分認可。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聚焦黨建引領,筑牢發展根基。堅持抓黨建帶全局、抓基層強基礎,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筑牢基層戰斗堡壘。一是抓實理論武裝強黨性。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黨紀學習教育,引導全鎮黨員干部不斷加強理論武裝,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抓牢組織建設促振興。先后成立翼云湖、花山頭等6大片區黨委,實現片區組織聯建、產業聯興、資源聯用、治理聯抓。提升村級陣地8個,建成示范村22個,創優村20個,新成立非公企業黨組織4個。三是抓好隊伍建設蓄動能。加大村級后備力量梯次培養力度,開展黨員學習教育696次,動態調整村黨組織書記5名,社會化招聘村黨組織書記3人,新納后備人才130余人,發展黨員22名。
(二)聚焦產業突破,實施工業倍增。圍繞“能建數食旅”五大主導產業,結合鎮域基礎和特色產業,堅持招大引強、引育并舉,推動工業發展取得新突破。一是項目引建積厚成勢。新招引路遠科技、華能農光互補等8個項目簽約落地。認定過億元新開工項目4個,其中,過十億元項目2個。新納統項目7個。推動路遠科技、皓志甘薯等4個過億元項目建成投產。二是企業培育進階登高。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芹峰商貿、新聯宇電纜等4家企業成功升規,培育高利芹、高安勤等一批電商帶頭人,德豐食品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東糧生物獲評棗莊市工業百強企業和省級單項冠軍。三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開展交流座談會10余次,為棗莊德豐食品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協調貸款1200萬元,為花椒經營戶協調貸款1500余萬元。盤活僵尸企業閑置土地70余畝,讓“沉睡資產”變“增收活水”。
(三)聚焦強鎮富民,加速鄉村振興。依托生態資源稟賦,聚焦“富民強村”目標,最大限度盤活農村資源,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一是產業帶動更加強勁。以農業為核心基礎,推動農旅深度融合。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甘薯)產業園,成功招引圣道農業、百味山亭入駐,構建了從育苗到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帶動戶均增收2000元。實施7萬畝板栗品種提優工程,年總產值達2.4億元,省內首創板栗種植收入保險,惠及群眾6300戶。實施葫蘆套景區煥新、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升級、石嘴子國家傳統村落打造、精品民宿項目等5個農文旅融合項目,發展優質甘薯培育、新品果蔬種植、農產品電商、研學旅游等融合業態,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二是人才支撐更加堅固。以藤花峪青年創業聯合會為基礎,盤活藤花峪閑置宅基9處,打造全市首個“榴棗驛站”,整合各部門政策建設共富工坊,支持青年抱團發展農產品電商,推動徐莊土特產“小眾變大眾”,典型經驗被住建部發文推廣。目前,已吸引創業團隊17個72人,入駐項目8個,年營業額超過7000萬元,帶動農民增收超過600萬元。三是低效資產盤活有力。梳理閑置廠房、校舍19處,制定轉型、轉產、轉讓“三轉”政策,成功盤活韓莊冷庫、東良子口小學、王莊小學,為項目招引落地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2024年,全鎮42個行政村村集體收入全部破十,破二十村達到24個,安上村和石嘴子村首次突破100萬元。
(四)聚焦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以鎮村136件民生實事為抓手,真情投入、真抓實干,以實打實的舉措和成效回應群眾期盼。一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提升G518國道和環翼云湖綠道37公里、硬化村級道路1.4萬平方米;鋪設農村供水主管網123公里,改造1.5萬余戶,179個村具備通水條件;新建垃圾中轉站1個,打造生態街巷6條,實施20個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二是公共服務更加優質。投資70萬元,改造共青希望小學餐廳、提升鎮中心幼兒園綜合樓和中心小學校外綜合勞動實踐基地;完成幸福莊、葫蘆套等3個村級樣板衛生室建設,提升湖溝等薄弱村衛生室9個;新建鄉村書房1處、村級文體廣場3處。三是社會幫扶更加精準。落實行業幫扶政策,救助低保、殘疾、困難學生等各類人員3514人次,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100余萬元。開展清潔取暖改造253戶,危房改造5戶。開展孝善敬老活動42場次,發放各類生活物資2200余件。四是文體生活更加豐富。成功舉辦第十一屆省級梅花山自行車公開賽、第五屆山亭區農民運動會,第二屆板栗文化節暨辣子雞大賽,舉辦農民運動會等各類文體活動220場次,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攀升。
(五)聚焦鄉村善治,提升治理能力。按照多元共治、系統提能原則,以“黨建引領、三長聯動、群眾協同”為抓手,構建高效便捷的為民服務新格局。一是網格治理筑防線。依托黨建引領“三長制”微網格社會治理體系,選配村長、片長、街長701人,下沉機關干部、包村民警、法律顧問充實網格力量,常態化開展“查人、查事、查場所、查資源”四查活動,累計摸排整改各類風險隱患339起,筑牢安全生產底線。二是調解聯動解民憂。建立“1135”矛盾化解體系,組建矛盾聯調委員會49個,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121起;開展“陽光報告會”126場次,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52條,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抓好兩棗平臺、市長熱線訴求辦理工作,按時圓滿辦結群眾訴求2551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0余條。三是信用引領樹新風。全面推行村民信用積分管理,打造安上愛心食堂,藤花峪“四點半”課堂等多個“信用+”場景;開展村級“孝善美德”表彰大會43場次,表彰“誠信之星”“好媳婦”“好婆婆”等各類先進典型70余人,持續正村風、淳民風、養家風。
二、2025年工作計劃
2025年,徐莊鎮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區委“1473”總體發展思路,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安排,立足徐莊基礎、突出徐莊特色,緊抓薄弱鎮項目幫扶機遇,堅定不移強工業、興產業、惠民生、優治理、保穩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持續擦亮“養生福地 山水徐莊”品牌。全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在激活發展新動能上持續發力,打造經濟發展新亮點。聚焦“工業倍增、產業突破”目標,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全力推動工業產業發展集聚成勢。一是聚力企業梯次培育。實施中小企業培育“涌泉計劃”,積極推動路遠科技等2家工業企業升規;匯鑫建材、安泰水泥等9家規上企業進一步釋放產能;積極推動東糧生物建成擴產,產值突破7億元大關,躋身全市“8010”對標登高企業。二是聚力項目突破建設。圍繞“能建數食旅”,加大“以商招商、平臺招商、鏈式招商”力度,招引儲備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優質項目。圍繞項目手續辦理、落地推進、要素保障等,建立臺賬,有序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項目,全力加快東糧生物智能化循環利用項目、華能90兆瓦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和翼云科創園2期項目等3個省重大項目建設。三是聚力營商環境優化。實施經營主體準入、準營、準出“三準”制度,常態化開展“企業家沙龍”“政銀企座談會”,充分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制定轉型、轉產、轉讓“三轉”策略,推動鎮內現有19處廢棄廠房、學校、低效用地等閑置資產盤活,保障產業項目建設用地。
(二)在探索振興鄉村新路徑上持續發力,實現特色產業新跨越。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耕農文旅產業融合,著力發展特色鮮明、前景廣闊、帶動性強的富民產業。一是持續推動農業現代化。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持續改善南部土地水澆條件和已實施土地整理項目管護力度,確保糧食穩產豐收。實施特色農產品改良工程,依托“徐莊板栗”國家級雙認證品牌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深化板栗品種改良和優質甘薯培育兩大工程。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畜牧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推動“饞小格”二期、晨璽牧業、山億高質高效農業等新上項目盡早開工。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招引有實力的農業種植主體入駐,持續打造智慧化農業集群。二是持續推動文旅品牌化。緊抓鎮域經濟發展機遇,用足用好薄弱鎮扶持政策,做靚生態旅游業,提升發展能級,力爭納入市高質量發展進步鎮。依托翼云湖片區現有文旅生態資源,持續打造環湖綠道、花海等基礎配套,優化片區生態環境。按照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創建要求,持續招引有品牌、有實力的企業,開發運營生態旅游,做活產學研文章。加快實施景區煥新工程,豐富半山露營、慢時營地等新業態,推動葫蘆套創建國家AAAA景區,商業化運營石嘴子傳統村落,打造尖山云頂和山水云間精品民宿,創建省級民宿集聚區,精心辦好省級梅花山自行車賽、板栗文化節、美食節等系列節會賽事,持續打造省級精品文旅名鎮。三是持續推動電商規模化。發揮好“榴棗驛站”、共富工坊的示范帶動效應,建成徐莊鎮物流分揀中心,引導六大片區成立共富公司,重點完善農產品物流、倉儲等配套設施,回引返鄉創業青年,組織高安勤、高利芹等電商達人進行“傳幫帶”,壯大電商產業人才隊伍。
(三)在回應群眾新期盼上持續發力,爭創民生保障新業績。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做好鎮村136民生實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持續優化鎮域布局,科學做好國道518改擴建、分辛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110KV變電站一座,升級改造幸福莊、老君堂等行政村供電設施;在山亭東高速路出口建設標準化紅綠燈1處;提升12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二是持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山水林田大會戰”,深入推進葦湖山洪溝治理項目建設;爭取實施土地治理項目6個,新增耕地1884畝;加快徐莊林場國家側柏良種基地建設,完成植樹造林300畝。三是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成效。穩步推進樣板衛生室3年提升行動,提升薄弱村衛生室10個,配備相應醫療設備;深入開展大管網水通村入戶,完成峨子山東等自來水整村改造項目5個;提升托育服務質量,改造幼兒園禮堂,建設餐廳、報告廳;改善人居環境,完善梅花社區水、電、路、綠化等配套設施。
(四)在創新治理新方式上持續發力,展現平安建設新作為。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改革,持續擦亮“善治徐莊”品牌。一是全力防范重大風險,深化黨建引領“三長制”微網格社會治理模式,按照“四查”方案,聚焦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持續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深入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突出做好涉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預防“民轉刑”、重點人員動態管控工作,守護群眾安全。二是全力健全矛調機制,深化“1135”矛盾化解體系,常態化開展陽光報告會,完善“四單”閉環工作機制,全面搜集、歸整、辦理群眾訴求。運用好“一站式”矛調中心,完善“接訴即辦、源頭化解”機制,提高初信初訪化解率,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三是全力弘揚文明新風,結合村規民約,加強誠信體系建設,開發信用超市,鄉村小學堂等多個“信用+”場景;引導各村積極開展“孝善敬老”活動,表彰“誠信之星”“好媳婦、好婆婆”等各類先進典型,持續正村風、淳民風、養家風。
(五)在提升工作質效上持續發力,推動作風建設新轉變。以鍛造“讓人放心”干部隊伍為主線,大力選拔培育“六有干部”,為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一是夯實理論基礎。依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中層干部上講臺”等方式,“專題式”學習基層黨建、鄉村振興、雙招雙引等政策理論。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和部門負責人外出考察學習,不斷提升干部綜合素質。二是提升實干本領。扎實開展“頭雁領航增效年”行動,大力實施頭雁壯骨、支部聚心、實事暖心、發展用心四大工程,著力推動基層基礎更牢、黨員素質更高、服務能力更強、產業發展更好。三是強化作風建設。堅持激勵和約束并重原則,不斷優化干部考核辦法,精準督事考人,激發黨員干部干事熱情。常態化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全力抓好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集中整治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