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3704063704060004/2025-00204
- 主題分類:工作計劃及落實
- 發布機構:山亭區文旅局
- 成文時間:2025年01月22日
- 文 號:無
- 發文時間:2025年01月22日
- 標 題:【工作總結及計劃】山亭區文旅局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計劃
- 效力狀態:有效
【工作總結及計劃】山亭區文旅局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計劃
一、工作總結
(一)舉辦特色文旅活動,打造特色文旅產品。
一是舉辦特色文旅節會活動。制定《山亭區2024年旅游節會活動工作方案》,全年開展具有山亭特色的118項節會活動,召開4場新聞發布會。
二是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打造“魯南川藏線”、采摘體驗之旅、登山康養之旅、休閑鄉村之旅等16條精品線路;打造抱犢秋韻、熊耳秘境、“魯南川藏線”“醉”美葫蘆套等9個網紅打卡地,培育網紅熱點。其中,80公里的“魯南川藏線”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尋美避暑、共賞美景,為廣大游客提供不同的體驗新場景。
三是構建常態化宣傳體系。圍繞“亭好看、亭好吃、亭好玩”開展集中宣推,發布短視頻60余個。積極組織鎮街、文旅企業參加好客山東寶藏小城”征集、《暢游齊魯·清涼一夏》專欄文旅產品推介、“跟著孔子游山東”2024山東文旅走進清華大學主題推介、棗莊文旅豐都推介等活動,成功入選省文旅廳精品旅游線路及推介名單14次,經濟日報新聞報道《山東棗莊山亭區:“小城游”跑贏了“大都市”》。
(二)深入推動景區建設,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一是扎實推進景區煥新工程及復核工作。印發《2024年全區A級旅游景區品質提升行動工作方案》,以今年省級復核為抓手,落實A級旅游景區動態管理的要求。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安裝霧森系統,增加“瘋狂斗牛”體驗項目;熊耳山景區全線護欄已維修維護,紫藤觀光長廊已建好,增設6個充電樁,完成高壓線路整改;翼云石頭部落完善旅游廁所服務,增加景區講解員2名,更換12處破損破舊宣傳海報,景區游客中心、鄉村書房、停車場、研學場所等加快建設中;月亮灣旅游區完成景區內所有游步道鋪設、水上舞臺、欄桿扶手等更新建設,迎賓大道行道樹提升更換,增加荷花等水生植物面積,燈光亮化整體提升。針對景區限期整改工作,棗莊長紅棗旅游景區、山亭中華櫻園景區順利通過驗收。省人社廳通報表揚2023年度全省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表現突出個人其中,棗莊61人上榜,山亭區翼云石頭部落1人入選。
二是堅定落實葫蘆套4A級景區爭創工作。完成葫蘆套4A級景區申請報送工作,省旅游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與棗莊隆暉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就葫蘆套景區煥新提升項目進行合作,積極做好省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準備工作。景區新建東進廣場,打造伴山露營、慢時營地等戶外場景,提升葫蘆套人家、葫蘆套研學基地、非遺特色街區,打造福祿廣場、鄉村書房等景觀節點40余處,提升景區標識系統、觀光車等設施7處。
(三)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創建精品文旅品牌。
一是鄉村旅游工作深入發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國家級試點區申報經全省23個區(縣)的激烈競爭,以第三名成績通過專家評審,被省廳推薦至文旅部。《全景棗莊·不墨山亭,山亭區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入選山東省級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完成北莊鎮省級精品文旅名鎮,馮卯鎮獨古城村、徐莊鎮米山頂村2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申報工作,結果待公布。以“鄉村好時節·樂動生活”為主題,先后舉辦鄉村好時節·樂動生活主題年(棗莊)啟動儀式暨“詩畫巖馬湖 世外桃花源”棗莊市第七屆桃花節、山亭區伏羊文化旅游節、洪門葡萄文化旅游節,進一步形成旅游業發展新動力。大力爭取相關政策資金,今年獲得省級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123萬元。
二是公共文化工作成績顯著。全區綜合文化站獲評省級“特級站”2個,省級“一級站”5個,省級“二級站”3個,區圖書館先后獲評棗莊市第六屆青少年讀書故事會優秀組織獎等10余項。組織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國家級試點區申報,經過全省23個區(縣)的激烈競爭,以第三名成績通過專家評審,被省廳推薦至文旅部。《全景棗莊·不墨山亭,山亭區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入選山東省級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水泉鎮李莊村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四季“村晚”示范展示點名單,《山亭區文旅共建融合發展全力開創旅游公共服務發展新局面》入選全省旅游公共服務優秀案例名單,《山亭區圖書館“錯時延時暖心服務群眾文化生活“不打烊””》獲評全省公共文化場館延時開放典型案例,葫蘆套村文化驛站獲評省級最美鄉村閱讀空間,爭創2024年度省級非遺項目7項(之前歷年總和只有4項),全市最多。積極參加“棗相見·榴美好”文旅推介暨非遺展示——棗莊周活動,山亭區8個非遺項目參加了非遺集市展銷活動,銷售額4萬余元。在石嘴子村閑置小院改造提升后入駐12家非遺項目,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會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
三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績斐然。加大文物保護力度,2024年爭取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368萬元,制定了《全區文物保護單位安全排查整治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和《科級干部聯系幫包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巡查計劃,對全區55位文物看護員的履職情況進行了調查。2024年共辦理文物保護審批7項,其中考古前置土地出讓4項,項目類考古勘探、考古發掘3項,發現漢代古墓葬400余座。順利完成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復查不可移動文物175處,其中包括古遺址、古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等多種類型,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文物保護單位總數60%復查率。同時,新發現線索13處,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對象。
(四)高質量提供文化服務,切實實現全民共享。
一是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開展了“誰不說咱家鄉好”廣場舞公益培訓和賽事、全民閱讀賽事等系列文藝演出活動200余場,戲曲進鄉村文化惠民演出320余場,公益電影放映3360余場,圓滿承辦了全市第九屆群眾文化藝術節小戲小劇大擂臺活動。推進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鎮街文化站、村居文化中心和各類文化廣場對群眾錯時、延時或全天候免費開放。已建成2家君蘭城市書房、葫蘆套村東進書房對群眾免費開放,石語書房、叮叮書房城鄉書房建設中。區圖書館新增免費開放服務窗口和項目22項,開放時間自每周二至周日8:30延長至21:00,獲評全省公共文化場館延時開放典型案例。
二是著力推動非遺文化惠民。區文化館積極開展廣場舞、聲樂、書畫等公益培訓班48期,惠及群眾6000余人次;利用重大節日,在山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開展慶五一非遺體驗等系列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暨“樂享非遺?惠游山亭”喜迎國慶文化惠民活動,“不墨山亭?喜迎國慶”健身龍展演活動,二十四節氣——“不墨山亭?秋分之約”喜迎國慶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喜迎國慶?惠游山亭”非遺文化進景區、進校園、志愿服務展演等系列活動30余次,惠及群眾17000余人次。
(五)緊抓項目建設,強化高質量旅游發展支撐。
一是加強產業鏈培育。特色文旅康養產業鏈規上企業新增2家,目前共20家;特色文旅康養鏈有13個產業項目參與固投占比考核,固投占比8.4%,增長27%。截至目前,新簽約項目2個,為環靈芝湖休閑民宿生態園項目和孚太家居項目;新開工項目2個,為山亭區徐莊鎮翼云湖片區整合提升項目和孚太家居項目;積極承辦2024知名文旅企業家山東行·棗莊站暨棗莊市重點文旅項目招商洽談會,文旅領域提報有效項目線索13條,外出招商4次,在山亭洽談18次。
二是壯大特色文旅康養產業。重點培育星之河畔、派礫環境藝術等企業,堅持“一企一策”,定期入企服務,解決發展難題,加快推動企業升規納統,壯大特色文旅康養產業。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支持翼龍文旅、隆輝旅游等重點文旅企業高質量發展。
(六)守牢一排底線,加強執法檢查及安全生產。
一是行政執法工作成效顯著。聯合公安、市場監管、鎮街執法中隊等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賓館酒店34家次,出動車輛35臺次,組織執法人員230人次,開展聯合執法10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收繳非法衛星接收設施15件,社會拆除非法衛星接收設施5件。文化市場和文物巡查共出動執法人員970余人次,檢查網吧、KTV、旅行社、星級賓館等經營單位260余家次,作出行政處罰4家次,將文化市場經營主體納入全國文化市場監管與服務平臺,錄入信息230條。
二是“掃黃打非”工作配合有度。建立了工作聯動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開展“綠書簽”“凈網”“劍網”“助老護苗”等專項行動,處罰互聯網服務案件1起。
三是安全生產工作穩定有序。組織80余家文化經營單位,200余人開展了消防安全培訓,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組織開展了應急消防演練,先后檢查經營單位200余家次,指出安全隱患10處,全部按要求進行了整改。開展線上巡查20家次,線下出動執法人員130人次,發放防范養老詐騙、杜絕低價游等宣傳資料300余份,開展執法檢查30家次。處理熱線等各類訴求67件,處理及時率和滿意率在全區熱線類投訴中均處于領先水平。
二、工作計劃
(一)深入實施四大基礎行動,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一是夯實公共文化服務基礎,開展為民服務提質行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計劃開展莊戶劇團大比武、小戲小劇展演、文化惠民活動季、群眾文化藝術節、廣場舞大賽、“文化惠民直通車”演出等文化活動200余場,開展“一年一村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280場,完成行政村居全覆蓋。鞏固提升區級公共文化場館、鎮街文化站、文化廣場、城鄉書房等公共文化設施,計劃向100個村級文化中心統一配送廣場舞音響、舞蹈扇子等文化設施設備,完善村級文化基礎設施。
二是精心守護文物瑰寶,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動。繼續推進文物普查工作,鞏固和擴大普查成果,加強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新遺址安防工程、抱犢崮摩崖造像前期研究、王家灣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舊址的保護。加大文物安全巡查力度,科級干部定期聯系幫包文物保護單位組織開展安全巡查檢查,嚴格執行“誰檢查、誰簽名、誰負責”,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三是聚焦文旅資源開發,開展文旅創新發展突破行動。培育好抱犢崮、熊耳山、巖馬湖、月亮灣、葫蘆套、翼云石頭部落等“6朵金花”,持續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工程,提升景區公共服務設施、旅游廁所等管理水平,推動重點景區“提質煥新”,打造示范性樣板景區,完成2025年度A級旅游景區復核工作。督促徐莊鎮推進旅游民宿集聚區建設,持續舉辦桃花節、伏羊節等一批鄉村旅游主題活動,叫響“鄉村好時節”品牌。
四是做優特色文旅節會,開展山亭文旅形象提升行動。推出文旅節會活動、精品線路、特色美食,串聯推介山亭精品旅游資源、產品、場景、玩法等。以“不墨山亭 多彩四季”為主題,圍繞春夏秋冬四季特色,辦好4個系列25項重點特色文旅節會活動。分類打造文旅美食環線、黨建研學環線、生態度假環線、休閑采摘環線等12條精品旅游線路。打造石嘴子村國家傳統村落、石佛寺、獨古城碼頭、西泇河濕地公園等8個網紅打卡地。開展抱犢崮登山節、全民健身運動會、農民運動會等文化體育活動,籌備“好運山東·樂釣巖馬”2024年中華垂釣大賽棗莊選拔賽,爭取承辦更多國家、省級體育賽事,全域推介體育旅游精品路線,打造體旅融合的賽事活動。
(二)深度挖掘文化內涵,創建精品文旅品牌
一是積極爭創省級文化創新獎。加強鄉村文化振興和公共文化服務運用模式創新力度,積極培育發展新興文化和旅游業態,加強挖掘、梳理和闡發我區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爭創省級文化創新獎。
二是大力推進4A級景區創建。抓住強縣產業幫扶弱縣、即墨區產業幫扶山亭等機遇,加強同省旅游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的合作力度,持續做好省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準備工作,爭取在葫蘆套景區4A級創建上有所突破。
三是持續打造非遺文化“亮點”。依托伏里土陶、泥塑、金石傳拓、皮影戲、剪紙等149個非遺項目,抓好區文化館評估定級、“山東手造·匠心棗莊”省市級非遺工坊和省市級非遺爭創工作,積極爭創1項國家級、3項省級、7項市級非遺項目,4個市級非遺工坊,打造特色民俗文化和非遺研學基地。
四是加強培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積極爭創省級精品文旅名鎮、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各1個,打造抱犢秋韻、熊耳秘境、桃紅巖馬、心泊翼云畔、“醉”美葫蘆套、尖山云頂粉黛花海等網紅打卡地,培育網紅熱點,充分宣傳山亭特色文旅IP。
(三)持續發展新業態,打造景區業態煥新年
一是提供景區沉浸式體驗。開發探古、尋幽、懷舊、劇本、鄉情等消費場景,創新升級音樂節、演唱會等產品,促進劇本娛樂、露營旅游等新業態健康發展。用好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王家灣嶧縣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園等紅色文化陣地,高標準打造“紅色地標”,形成“紅色旅游吸引人、紅色精神感染人”的集聚效應,提升革命老區的旅游競爭力。
二是推動景區演藝融合發展。發揮國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區優勢,將非遺文化、紅色文化等傳統文化與旅游業態深度融合,打造《小邾國歷史情景劇》《抱犢軍民情》等主題性、特色類的演藝產品,積極發展沉浸式文化體驗產業,實現內容升級、業態升級、產品升級,深化文旅產業跨界融合,不斷滿足游客新需求。
(四)緊盯重點項目,打造文旅項目招引年
一是圍繞片區抓項目建設。圍繞巖馬湖鄉村振興示范區、翼云湖康養旅游度假區、龍床峽生態旅游度假區“三大片區”,加大區內文旅康養資源開發力度和質量,全力做好項目建設、推介招引,加強與省文旅集團等龍頭企業對接。圍繞抱犢崮景區提升項目、孚太家居高端刺繡項目、尖山云頂文旅項目等,加快項目建設速度。
二是圍繞產業鏈抓鏈上企業培育。抓好新華書店、金飛駕校等鏈上企業營收提升,鼓勵引導鏈上企業與其他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鏈培育質效,計劃全年鏈上企業營收達到6億元。重點培育星之河畔、派礫環境藝術、亭美文化傳媒等企業,堅持“一企一策”,定期入企服務,解決發展難題,加快推動企業升規納統,計劃全年升規企業3家,不斷壯大特色文旅康養產業。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支持翼龍文旅、隆輝旅游等重點文旅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圍繞現有資源要素抓項目招引。加大對外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區內文旅資源開發力度和質量,以14家A級景區為載體,結合景區煥新提質行動,聚焦“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積極引進外部資源,打造共建共享建設模式,力爭在業態引進上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