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評估主體
根據《棗莊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的有關要求,山亭區教育局作為本次風險評估的主體,負責開展《關于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草案)》(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風險評估工作。本報告旨在全面、客觀地分析實施意見在推進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處置預案,以確保實施意見的順利實施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順利實現。
二、評估依據
本次風險評估工作主要依據以下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相關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棗莊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
《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山亭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國內外教育高質量發展相關研究文獻和案例分析。
三、評估內容
本次風險評估主要針對實施意見中的各項政策措施、實施步驟、資源保障、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具體包括:
(一)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教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發揮的全局性、基礎性作用的深刻認識,深刻揭示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上把握學科建設規律并指出,“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實施步驟的明確性和可操作性評估
《實施意見》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一是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增加學前學位供給,實施學前鎮村一體化管理優化學前教育集團。二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增加城區公辦學位供給。加快優質資源輻射引領。加大財政保障力度。三是推進高中教育突破發展。升級改造硬件設施。加大合作辦學力度。用好專項計劃。四是提進職業教育優質創新。申辦高職院校。推進職普融通。深化產教融合。五是推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開展多渠道合作。推進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不斷優化教學方式。
(三)資源保障的充分性和可持續性考量
《實施意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同推進的教育領導體制,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教育工作會議,定期研究、協調解決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建立協調機制。建立完善日常調度、定期會商、信息共享、督促落實的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機制。教育部門要發揮好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各部門要明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落實辦學主體責任,凝聚起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合力,確保各項改革舉措有謀劃、有部署、有落實、有成效。三是加強輿論宣傳。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大宣傳力度,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宣傳報道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主要成效、典型經驗和先進人物。增進社會共識,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預期,不斷提升社會對教育工作的理解度、支持度,形成全社會理解教育、尊重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
(四)社會影響的廣泛性和深遠性預測
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構建較為完備的美好校園建設框架體系,學校管理體制、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教育布局更加優化。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不斷加大公辦優質資源供給力度,教育信息化及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升。保障基礎更加堅實。統籌抓好教育黨建、安全、穩定、廉政等基礎性保障工作,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常態化開展各類應急演練,健全校園安全管理責任制,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評估結論
經過全面、深入的風險評估,我們認為實施意見總體實施風險可控,能夠實現山亭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然而,在推進過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幾點潛在風險:一是政策執行風險。由于政策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理解偏差、執行不力等問題,導致政策效果未能達到預期。二是資源分配風險。教育資源在城鄉、校際之間的分配可能存在不均衡現象,影響教育公平和質量的提升。三是社會認知風險。部分家長、教師和社會公眾對教育改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可能影響實施意見的順利推進。四是外部環境風險。國內外經濟形勢、教育政策調整等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對實施意見的實施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存在上述潛在風險,但我們認為通過加強政策宣傳、完善資源保障機制、提高社會認知度和加強風險預警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風險,確保實施意見的順利實施。
五、防范措施
為有效應對上述潛在風險,我們提出以下防范措施:一是加強政策宣傳和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實施意見的宣傳和培訓,提高政策執行者的理解和執行能力,確保政策精神得到準確傳達和有效落實。二是完善資源保障機制。建立健全教育資源分配和保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城鄉、校際之間的教育資源均衡分配。三是提高社會認知度。加強與家長、教師和社會公眾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疑慮,提高社會對教育改革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四是加強風險預警和應對。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風險,確保實施意見在推進過程中能夠順利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
六、處置預案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我們制定以下處置預案:
1.政策執行風險處置預案。一旦發現政策執行不力或存在偏差,立即啟動政策執行監督機制,對相關政策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及時糾正問題并加強政策執行力度。
2.資源分配風險處置預案。在資源分配過程中,如發現不均衡現象或存在資源短缺問題,立即啟動資源調配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結構,確保教育資源的公平、有效利用。
3.社會認知風險處置預案。針對家長、教師和社會公眾對教育改革存在的疑慮和不滿情緒,及時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加強與各方的溝通與交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提高社會對教育改革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4.外部環境風險處置預案。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教育政策調整等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對實施意見產生的不利影響,及時關注和分析外部環境變化動態,加強政策調整和優化力度,確保實施意見能夠順利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
綜上所述,《中共山亭區委辦公室 ?山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草案)》在推進過程中雖面臨一定風險,但通過加強政策宣傳、完善資源保障機制、提高社會認知度和加強風險預警等措施以及制定相應的處置預案,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風險,確保實施意見的順利實施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順利實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