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3704063704060004/2024-01735
- 主題分類:媒體解讀
- 發布機構:山亭區政府辦公室
- 成文時間:2023年12月30日
- 文 號:無
- 發文時間:2023年12月30日
- 標 題:【媒體解讀】山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山亭區校車安全運營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轉載)
- 效力狀態:有效
【媒體解讀】山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山亭區校車安全運營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轉載)
???守護青少年校園安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強家校社交流互通......自6月“2023年棗莊教育十件惠民實事”新聞發布會召開以來,山東省棗莊市大力推進教育惠民工程,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現在好了,孩子坐著校車上下學,不需要我再騎著電車接送了,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真是太幸福了。”家住沙溝鎮張莊村一學生家長不住地說著。
??“我們采取依托現有校車公司擴大規模、規范運營、有序整合、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實施了‘財政支持一點、企業付出一點、學生自掏一點’的校車服務模式,將校車公司化服務在全市逐步推開。”
??據棗莊市政府副市長張慶偉介紹,今年共投入2486萬元,新購置校車70輛,新開通線路86條。目前,全市兩家校車服務公司運營187輛校車,共開通線路213條,服務保障82所學校1.4萬名學生上下學交通需求。
??同時,依托兩家校車服務公司,采取托管和收購等方式,逐步將個人和機構名下的校車統一整合納入校車服務公司管理,并實現全市校車全時監控,確保校車安全規范運營。
??在公交集團智慧調度指揮中心大廳內,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通過校車智慧監管平臺,對車輛實時位置信息、學生上下車信息、車內實況進行調閱。同時也可以對駕駛員行車行為進行明確監管。
??隨著校車的開通運營和逐步推廣,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逐漸認識到乘坐校車的方便安全,乘車需求不斷增加。
??據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董洋介紹,目前正在聯合市公交集團積極推進城區學校定制公交服務,開通更多的線路,打造覆蓋城鄉、多種運營方式的全方位、立體化交通服務保障網,保證學生上下學的安全快捷。
??“校車運營管理質量關乎千萬家庭幸福安寧與社會和諧穩定,我們將及時與校方交流溝通,全心全力圓滿完成學生接送任務。”棗莊市交運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強監管,抓配送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食堂的飯比家里的還好吃,我每次能吃兩個饅頭呢。”午餐時間,在棗莊市西集鎮中心小學,二年級的甘峻赫正咂摸著泛著油光的小嘴,挺著圓滾滾的小肚子,慢慢悠悠地走在回教室的路上。
??“對于中午沒空接孩子回家做飯的家庭來說,這項政策實在是太方便了。”據學校負責人介紹,目前棗莊市正在積極改善農村學校食堂的供餐條件。“我們學校可以自主選擇由政府負責采購,教育局進行招標的配餐公司,價格親民,學生們既能吃飽又能吃好。”
??學生家長袁慧表示,學校還實行校長、家長陪餐制,用以監督食堂情況。“家長能親自品嘗到孩子們吃的午飯,真是既安全又省心。”
??目前該市共有學校食堂408個,就餐學生約38萬人。在經營方式上,學校供餐分為學校自營食堂、勞務外包食堂、委托經營食堂、集中配餐四種模式。
??棗莊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光明說,今年他們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專項行動,通過建章立制、專項培訓、隨機檢查、自查自糾等工作,使全市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設置率、食品安全管控調度制度執行率、校(園)長陪餐制度落實率、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考核率均達到100%,有效強化了食品安全監管,充分保障了食品安全工作有序開展。
??“為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吃到美味可口、搭配合理的健康午餐,公司執行的飯菜標準為一大葷、一小葷、一素菜,一湯、兩主食,一周5天不重復。”
??負責為棗莊市立新小學配餐的格潤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娜介紹說,他們嚴格執行食品留樣、“食安封簽”、餐盒密封、溫度達標等食品安全措施,為學生們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增學位,提質量
??滿足群眾教育需求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棗莊市教育局還研究制定了保障教育資源有效供給、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打造高質量達標課堂等目標要求。
??增加學生學位,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9所,增加學位2.4萬個,滿足了入學高峰學位需求,保障了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入學權益。
??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組建學科中心團隊、學科工作室,形成以近萬名骨干教師為主的學科研究群體,并選聘國內教育教學專家進行指導,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打造高質量達標課堂,啟動新課堂達標系列教師基本功比賽,全面推動達標課堂建設。破解高中同質化發展難題,打造3—5個省級學科基地和省級特色高中。
??除此之外,棗莊市還通過持續擴大優質均衡教育資源、推進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等舉措,把惠民“暖心實事”真正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不斷增強著教育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有了顯著提升。
????媒體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